一、人體的能量樞紐普拉那(Pimgala)與恰克拉(Chakara)




埃及與印度中的古文記載“普拉那”代表著生命能量或宇宙能量,“恰克拉”代表人體的脈輪穴位氣輪。




“普拉那”與“恰克拉”是根據印度古籍瑜伽論中記載描述人體內有七個主要的能量中心和許多次要與較小的脈輪分佈全身。而印度能量療法的觀念早在公元2000年前的吠陀經中早有記載。




人體主要七個能量中心或稱脈輪,是沿著人體的脊椎分佈。根據瑜伽與密宗修行的古籍中記載著人體七大脈輪分別為:

1
海底輪  2 性輪  3 臍輪  4 心輪  5 喉輪  6 眉輪  7 頂輪




人體七大脈輪在許多中外書籍皆有記載,但現今有些書籍在描述人體七大脈輪上的名稱可能是因為翻譯或古籍記載的認知上有差異,名稱有所不同。但人體七大脈輪從頭頂的百會穴至脊椎尾端的會陰穴七大脈輪在人體內呈旋渦狀運轉流通依序排列。




七大脈輪都有其相對應的音階產生共鳴,每個脈輪亦對應著一種顏色和對應著人體器官和腺體。所以,目前坊間流行所謂音樂療法、色彩普瑞那療法、人體普瑞那療法,皆是以人體七大脈輪主軸衍生而出許許多多的療法。




人體七大脈輪的能量如果能以脊椎為主軸順暢流通運轉再遍佈全身,此人氣血循環必然良好,身心一定健康,反之人如果因飲食、運動、環境、情緒、工作、生活習慣….種種不良因素會導致人體七大脈輪的普瑞那會運轉變慢、阻塞、淤滯….種種現象造成人體氣血循環不良而生病,甚至死亡。所以,人體七大脈輪運轉順暢與否關係著一個人的健康與否。




二、西方學者對人體七大穴位之驗證




根據西方學者皮爾瑞克斯和卡拉克拉描述了這些“查克瑞”的外形,它們像強而有力的旋渦或旋形的圓錐體。看起來能量是通過它們進出的。在七個主要的“查克瑞”中,每個“查克瑞”內部都有數目固定的小旋渦,例如:脊柱最下面的基部“查克瑞”由四個小旋渦組成(見表一)。組成這些旋渦的能螺旋圓錐體,有快的、慢的、有節律的或是不平穩的。有時還可以觀察到能量模型的分裂。一個螺旋圓錐體可能全部或部分地被壓坍或被翻轉,這些擾亂與相應部位內的身體病狀及功能,在失調的情況下,頭頂“查克瑞”的一個小旋渦下垂了,而平時它是直立向上的。在人的大腦內部,能的基質也顯示出“間隙”,能量在這裡不得不超越而過。這個“火花間隙”,相當於大腦在這裡缺損了一部分。皮爾瑞克斯觀察了心絞痛和冠心病患者的心臟“失調”時,這個“查克瑞”不再是明亮的旋轉渦流,好像塞滿了深暗呆滯的物質一樣。




皮爾瑞克斯曾將“查克瑞”的功能失調與心理失調聯繫起來,按照他發明的體系,每個“查克瑞”與生物體的一種心理與生理功能相聯。用探測技術測知,“查克瑞”的任何擾動都表明人的某一特定部位的心理功能失調。這樣,通過測量“查克瑞”的狀態。它就能夠診斷病人的情況,他還直接利用“查克瑞”的作用,使病情發生變化。




 






















































查克瑞




小旋渦數量




內分泌腺




所營衛的身體部位




頭頂




972




松果腺




上腦、右眼







96




腦垂體




下腦、左眼、耳珠、鼻子神經系統




咽喉




16




甲狀腺




支氣管和氣音器官、肺、消化道







12




 




心、血、迷走神經、血循環系統




太陽叢




10




 




胃、肝、膀胱、神經系統




氐骨




6




生殖腺




生殖系統




基部




4




腎上腺




脊柱、腎





(表一:主要“查克瑞”和它們所營衛的身體部位)




三、人體七大脈輪




  依據東方瑜伽術典籍描述人體有幾個主要的能量中心或稱為脈輪,沿著人體的脊椎分佈,每個脈輪各有其不同的位置與功能,各脈輪聯繫著特定的神經叢內分泌腺、感官及情緒,以下分別簡介人體脈輪位置與功能。




1 1號脈輪又名海底輪:位在會陰穴,會陰穴位於生殖器與肛門間,此穴道是儲存宇宙能源之地,是個小型的發電場,該穴道之開啟,簡稱為C1




2 2號脈輪又名性輪:位在長強穴處,長強穴位於尾錐骨上,即脊椎骨的最尾節,主要調理生殖系統,補充身體的能量、男性的精力,調理生殖器官、女性的月經、卵巢、子宮等,簡稱為C2




3 3號脈輪又稱為臍輪:位在命門穴處,命門穴位於肚臍正後方的脊椎骨上,在腰椎的第二節,主理消化系統、排泄系統、調理肝、胃、腎、腸、脾和膀胱等,簡稱為C3




4 4號脈輪又稱為心輪:位在靈台穴處,靈台穴位於心窩正後方的脊椎骨上,在胸椎的第六節,主理血液循環、心律不整、高血壓、低血壓、動脈硬化、膽固醇等,簡稱為C4




5 5號脈輪又稱為喉輪:位在大椎穴,以下二指腹位於頸後兩肩中間的脊椎管上,主理呼吸系統,包括口、鼻、喉、哮喘、和皮膚過敏等,簡稱為C5




6 6號脈輪又稱為眉輪:位在天庭中心點,是智慧的穴道,有時稱為第三眼,位於額頭的中央,主理全身的神經系統、智障兒童及老人癡呆症、關節炎等,簡稱為C6




7 7號脈輪又稱為頂輪:位在百會穴,百會穴位於耳尖往上畫直線和眉間畫直線到頭頂交接的地方,主理全身的神經系統、肌肉系統、骨骼系統、還有急救、消炎止痛、止血、提昇臟腑功能等,簡稱為C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ma0414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