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醫學標榜著科學進步可切除割換修補所有的器官,卻無法維護人體的健康,增長生命。現代醫學可以殺死很多細菌,卻很難活化細胞,可以止痛卻無法消除疾病。凡此種種益發使人懷疑現代醫學是進步?




      從多方面的資料顯示出: 不論是東方的經驗醫學或是西方的實證醫學,都缺乏顯著的療效,都沒有增加顯著的生命活力,都沒有提升健康水平至裡想的境界。事實上,直到目前為止,我們所看到的是醫學水平的擴散,醫學技術的花招增多,醫學費用的垂直上升,人們生命備受摧殘毒害,醫學正在向負面的成就前進中。




      例如:


      一、美國國會的OTA於一九七八年的報告中指出:……時下藥療醫學的方法中,只有百分之十至廿對人體健康有益……」。這種成績顯然太差,不但不及格而且不及格得很慘。這種成就在美國人看來是很丟人的傷心事,可是醫學界依然我行我素、繼續以割人(外科手術療法),毒人(化學藥品療法)與燒人(放射線治療法)為醫療方法的大宗。




      二、以色列醫生於一九七三年罷工近月,結果全國葬禮次數降低一半。哥倫比亞醫生罷工期間,全國葬禮次數降低65%。美國加州、英國倫敦、只要有醫生罷工,死亡率即下降。這並不能證明醫學有進步。只能再度證明「西方醫學是療效奇差的開倒車醫學。」醫生罷工時,死亡率增加,才能證明醫學有效。換言之,醫生救人的神話都給「死亡率增加的事實」給拆穿了。




      三、加拿大安大略省勞保局在一九七七年報告中指出:……每接受脊椎骨開刀的病人,曾開刀二次的,開刀之後結果百分之六十不好,曾開刀四次的,開刀之後結果百分之九十不好……」。這種結果不是令人覺得脊椎骨開刀的醫學成就是失敗的嗎?




      四、西方社會越來越多的退化性疾病,並未得到妥善醫治,很多機會下其實是一種疾病的名稱改成另一種疾病的名稱而已。生命並未增加,疾病依然猖狂。生命略有增長是因為生活環境的改善促成的。




      五、止痛藥劑的普遍使用卻無法控制疾病的猖狂。抗生素的濫用不但抗掉了微生物的生命也抗掉了病人自身的生命。這是內科醫學的成就?




      六、開刀手術的用違反了生命的原則。正當有人慶幸人工心臟移植成功地讓病人活了六百多天的當兒,也有人認為那病人經過六百多天才死掉的事實。「生死在刀,富貴在我」是很奇怪的醫學進步。萬一,那病人的老心臟還存在的時候,他活了七百多天的話,這六百多天的進步豈不是成了一百天的退步呢!況且生命的品質不可同日而語。不移植,病人還有說有笑;一移植,不是不醒人事,就是中風或半身不遂。這種生命的品質其差無比,可以算醫學進步嗎?




      七、中華民國行政院衛生署署長施純仁,在醫學會上強調醫學教育需全盤改進,否則醫生只管賺錢,不在救人。全盤的改進需要在醫療法上求突破。目前時下的醫學只有內科加外科的雜碎科醫學。是ㄧ些只有減少活力沒法增進健康的療法,是一種集失敗療法於大成的醫學。說真的,時下醫學的整體內含只有「藥」學的全部,學校叫 COLLEGE OF MEDICINE,醫生叫做 DOCTOR OF MEDICINE。如果真正著實研究起來,只能稱之為「藥」學院及「藥」生而已。MEDICINE本來就是「藥」,強迫翻成「醫」,不是有失公道嗎? 看來,台大醫學院其實是台大「藥」學院之誤。訓練出來的「醫生」其實只能稱之為「藥生」,他們只知道怎樣去「藥」人而不知道怎樣去「醫」人。世界上沒有一種行業說修理好了給錢,修理壞了給更多的錢。醫好人了收醫藥費,醫死人了收更多的醫藥費? 也許只有失敗的醫學才會有的怪現象,這種醫學不改,則病人怎會有福氣? 醫學怎會有光彩呢!




      八、現代醫學違反宗教信仰及宗教家對於現代醫學的嚴重抗議,可以從神學博士 IVAN ILLICH 的箴言中得到啟示。他說:「西藥醫學界已是人類健康的頭號公敵。」正當無知百姓任由西藥醫學博士的花言巧語在游說的當兒,這位神學博士竟然仗義直言,替天行道。也許他跟上帝打交道的時候,上帝對現代醫學的嚴厲抗議而覺醒的。「您們地球上的人們都不學乖,不學好。上次來了一批地球的醫學博士我都把他們全打入十八層地獄。莫名其妙,竟然有的欠我一萬個子宮,有的欠我一千個直腸,有的欠我一百支手腳。連一個都沒帶回來還給我。真是豈有此理,說我創造的不夠好,連請示我一下都沒有,竟然一個接一個地給拿掉了,真是罪惡深重,為非作歹。你們在人間不做好事是無法上天的!」醫學會違反宗教信仰不是一般人容易接受的殘酷事實。一般人寧願相信醫學是為救人濟世而設立的,怎會成為人類健康的頭號公敵呢? 百思不解的當兒,大家都想知道:「為甚麼?」。也許連醫生自己都不知道的,一般人怎會知道呢? 因為方法錯誤,使得時下醫學不但沒有增加生命活力,反而減少生命活力。是醫療方法的錯誤和醫學觀點的錯誤所引起的。若不及時改過,則很可能一步錯而步步錯,錯到無法收拾。




      未來醫學應是破壞性低而建設性高的醫學。本來醫生若能醫活人,增生命的,應予以獎賞;醫死人,減生命的,應予以懲誡,不是很合理的作法嗎?




      現代的醫療費用急迅上升,但醫療品質並未急迅跟進,而且人類健康也未顯著的增強。假如健康或生命力可以很科學的用百分比來衡量的話,最高分數的應該是在奧林必克選手村內,最差的應是在醫院中。任何國家運動場越多,國民越健康,醫院越多,則國民越不健康。前者全國皆壯漢,後國舉國皆病夫。醫生成了殺人的幫兇絕非學醫的初衷。




      以前的醫學認為細菌是病原,努力去殺菌。現在的醫學認為細菌是病果。假如細菌病毒可以引起疾病而致人於死地的話,假如細菌可以傳來傳去的話,西藥醫學的理論基礎才能被接受。但又為甚麼那麼多的疾病找不到細菌或病毒,而找到的又是ㄧ些莫名其妙的細菌或病毒呢? 在健康人身上找到時,就冠之以「帶菌者」的帽子,在有病的人身上找到時即稱之為「病原菌」。一樣的細菌怎會有好,有壞這麼大的差別呢? 還不就是說「細菌病原說」是一種不可相信的理論? 假如西醫這種「細菌病原說」可以相信的話,假如「愛死症的病毒」可以引起「愛死症」的疾病而致人於死地的話,那麼看病人最多的醫生應該先死而去被醫生看的病人應該後死才對。這個醫生一天看兩百個病人,而那病人一天只看了醫生和護士兩個人。兩百個機會總比兩個機會要多,機會越多死亡率越高,那麼「醫生先死」在細菌病原說的道理下是必然的了。這就是西藥醫學久久無法突破或成功的原因。一直被認為很有邏輯的醫生的話:「細菌病原說」,現在不是可以認為是不可理喻且不可當真的了。




      因為一般藥療醫學著重「寄生蟲」的重要性,努力在殺菌去毒,而忽略了「強壯身體的保養維護」的重要性。事實上,細菌之於人體,有如人類之於大地一樣,是很自然的事。只要環境許可,大家都喜歡移居到和平安定、容易生存的地方去定居。細菌則專門找那些血液循環不通暢、廢物堆積很深,衰弱死亡的細胞中滋長繁殖。只要改變體內的環境,疾病自然很快地消失,身體自然康復並沒甚麼稀奇,這是一種非常合理的常識而已。藥物的功效只能很侷限、很短暫的。就以最普遍的「感冒」為例,專家學者還找不出病原醫方! 這是因藥療醫方對病原的探討非常膚淺,不切實際。以為「感冒」是病毒或細菌引起的。其實細菌或病毒只是寄生蟲,根本不是人體的一部份。這好像汽車內的乘客一樣,雖然坐在車內,根本不是汽車的一部份。說感冒是病毒或細菌引起的,就好像說汽車開不動是乘客太重而影響的一樣不合理。汽車開不動,當然是汽車本身有問題,修理得法就好了。人體有毛病才會感冒,這時應該要修理人體裡面的構造,而不是責怪細菌的猖狂,這才是治本之道。怨天尤人本來就不是辦法,也不是從事科學者所應有的態度。理應實事求是,追求真理。為求人類全體的健康,應該看清事實,將病體弱身的所有缺點找出來而逐一加以改善,使人體從衰弱變健康,從健康變更健康,再從健康變長壽,這才合乎情理,合乎科學的方法,也是治本之道。不要一味自欺欺人,強加病名於細菌而忽略了人體構造建全的追求,不要一味強調人體廢物的化驗而忽略了對人體的結構的分析。也就是醫學應該強調生理學及解剖學的研究,而不可過度強調細菌學及生化學的突破。






參考資料:


施義雄博士所著醫學的理想和理想的醫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ma0414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