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們現行的醫療模式,癌症是一個用來描述約一百種獨特疾病的通稱,而它們都有個共同的因素: 不正常的細胞不受控制的成長及擴散。當我們的身體需要更多細胞的時候,就會自動製造。舉例來說,每個有做肌肉訓練或規律運動的人,都知道他的肌肉會變強壯。然而,我們不會把這些身體為了回應對肌肉力量增加的需求,而多長的細胞組織,說成是不正常的生長或腫瘤。然而,如果細胞並沒有因為需要更多細胞的顯著原因就開始分裂,它們就會形成多餘的組織團塊,而被稱為腫瘤。如果這個腫瘤是「惡性的」,醫生就說它已經癌化。


 


        只要導致癌症的根本原因不被知曉且沒有被適當地處理,癌症就會繼續是一個謎樣的疾病。癌症是一種令人迷惑的現象,被(錯誤地)貼上「自體免疫系統」的標籤,被說成是用來對抗它自己的疾病。這與事實相差甚遠,甚至連所謂的「死亡基因」都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讓身體不會走向自我毀滅一途。死亡基因是為了確認細胞在它們正常壽命的終點死亡,且被新的細胞取代。


 


        如果身體被設計來存活而不是毀滅自己,那麼為何它會突然允許額外細胞組織的成長,並殺了它自己? 這一點都不合理。找出真正治癒癌症方法的最主要障礙,是現代癌症治療有個根深柢固的錯誤假設,認為身體有時會試圖毀滅自己。疾病會發生是因為有某個東西破壞並傷害身體。然而,從深入的觀點來看,同時的疾病只是身體試圖去淨化和治療它自己,或至少是延長它的生命的做法。既然醫學教科書對真正的致病原因沒有提供觀點,就不難理解為何現今大多數的醫生相信,身體擁有自己破壞或甚至自殺的能力或傾向。他們宣稱不迷信且客觀,認為某些細胞會突然決定失去功能、變成惡性,且隨機地攻擊身體的其他細胞和器官。基於這個全然主觀和毫無事實根據的信念,醫生和他的病人對於身體試著保護它自己的概念,顯得很困擾。儘管這些毫無疑問「真實」概念,都不表示身體會企圖或造成它的自我毀滅。如果我告訴你,癌症從未殺死任何人,你會覺得非常不可思議嗎?


 


        癌細胞不是惡性疾病進程中的一部分。當癌細胞在全身「擴散」(癌症的轉移)時,它們的目的或目標並不是破壞身體維生的功能、使健康細胞被感染,以及消滅它們的主人(身體)。自我毀滅並非任何細胞的主要思想,當然,除非它老了、破損了且準備好要再生。癌細胞如同其他所有細胞,知道如果身體死了,它們也會死亡。多數醫生和病人以為癌細胞試圖摧毀身體,並不意味著癌細胞事實上真有這種目的或能力。一個癌腫瘤既不是造成身體逐漸毀滅的原因,也不是導致身體步入死亡的原因。癌細胞裡甚至沒有任何可殺死任何東西的物質。


 


        一個器官衰竭或整個身體死亡的,是健康細胞組織的消耗,而那是從持續性的養分和生命能量的損失而來的結果。供應到器官細胞以維生的養分減少或終止,根本不是癌化腫瘤的結果,而是癌腫瘤形成的最大原因。


 


        從定義上來說,癌細胞是正常的、健康的細胞,經過了基因突變,使它能在無氧的環境中生存。換言之,如果你剝奪了一群細胞賴以維生的氧氣(其能量的主要來源),其中有一些會死亡,有一些則會改變它們的基因軟體程式,以一個最巧妙的方式突變: 細胞會變得不需氧氣就能生存,且讓自己從細胞代謝廢棄物中獲得能量所需。


 


        如果我們比較癌細胞和正常微生物的行為,可能比較容易了解癌細胞的現象。舉例來說,細胞主要被分成兩類: 有氧的和厭氧的,也就是需要氧氣或不需氧氣就能生存的。有一點非常重要: 人體裡的細菌比細胞還要多。有氧細菌在充滿氧氣的環境生長,它們的責任是幫助消化食物以及製造養分,例如維他命B群。另一方面,厭氧細菌能在氧氣無法到達的環境中出現並存活,它們分解廢棄物、有毒沉積物,以及死掉的、破損的細胞。


 


        在多餘的廢物不斷累積和需要分解時,破壞性的細菌會自然地大量增加。你是否曾經想過,為何我們身體內的細菌會比細胞還多? 多數細菌在體內被製造,相較之下,從體外進來的比較少。身體也會從微小的、無法被消滅的膠狀生命體(colloids of life) ,「培育」出細菌。全世界最優秀的醫學研究者之一,貝尚博士(Dr. Antoine Bechamp, 1816-1908)稱這些細胞組成物質為microzyma。德國科學家恩德萊因博士(Gunther Enderlein)在一九二一至一九二五年針對這個研究發表了報告,稱它們為原生物(protits)原生生物是血液和細胞中的微小圓點,你可以在任何顯微鏡中清楚地看到它們。這些小圓點或膠狀生命體是無法被消滅的,即使在身體死後都還能生存


 


        根據多形性(pleomorphism)的現象,這些原生生物會發展或改變形式,以回應血液或細胞周遭環境不斷改變的情況(酸鹼平衡)。當細胞的環境變酸或有毒性,原生生物會轉而變為微生物,來分解和移除身體無法自行處理的死亡細胞、有毒物質和代謝產生的廢棄物。如果需要摧毀更多死亡、虛弱的細胞和其他廢棄物,原生生物就會變成病毒,甚至是真菌。


 


        你可能知道要擺脫腳趾甲或足部的黴菌有多困擾。真菌會追隨死亡的有機體充血、半腐爛或死亡的腳趾組織的出現,尤其會迫使身體產生和/或吸引愈來愈多的真菌,以幫助足部無生命部分的分解。


 


        如同你或許知道的,癌細胞充滿了各種微生物。對抗療法沒有真正解釋它們是如何進入細胞中的,除非它們是病毒引起的。大多數的醫生假設病菌來自外面,但這個假設並未被證實。甚至連創造微生物理論的巴斯德教授(Louis Pasteur)本身,都對此提出質疑。


 


        如同貝尚和恩德萊因等傑出的科學家所提出的,這些細菌是在細胞裡創造出來的,以對身體無法移除的有毒廢棄物做出反應。它們也會讓自己附著在其他虛弱、營養不足的細胞組織上(尤其是氧氣不足的細胞),目的是分解這些受損的、虛弱的細胞。這個細菌所進行的活動,就是廣為人知的「感染」。而像癌症一樣,感染並不是一種病,反而是一種複雜的、由身體和微生物聯合起來的行動,以避免因有毒廢棄物累積在它的組織、淋巴系統或血液中,造成窒息和毒害。


 


        如果你把家中的廚餘垃圾堆放在一個區域,它會吸引一大堆蒼蠅和細菌,而這會產生一股腐敗的氣味。你當然不會怪罪蒼蠅和細菌造成惡臭,它們只是試著去消化某些垃圾。同樣地,那些被吸引或在不健康的細胞內產生的微生物,並不是問題的一部分;它們是解決問題的一部分。


 


        受到感染時,如果能適當地用淨化和營養的自然方式處理,就能有效地預防有氧細胞基因突變成癌細胞。癌症和感染有著共同的原因肇因,因此,非常多的癌症病人在經歷一次重大的感染像是水痘之後,就會完全緩解,且繼而發現在感染痊癒之後,他們的癌症也不見了。根據過去一百年以上所進行的超過一百五十個研究發現,自然的腫瘤復原是跟在細菌、真菌、病毒和原生生物的感染之後。在發燒的過程中,腫瘤逐漸崩解,而癌細胞迅速地藉由淋巴系統和其他器官的代謝而被消除。在這個一個重大的感染------他是一個由細菌和免疫系統所引發的恰當的治療機制------一個相當大數量的有毒廢物會被分解,並從身體移除。這會再度讓氧氣到達缺氧的細胞。在與氧氣接觸之後,癌細胞會死亡,或是會變回正常的細胞。腫瘤已經沒有理由再待在那兒,因此癌症的自然緩解就會發生在這些病人身上。在某些案例彰中用這種方法,約雞蛋般大小的腫瘤在二十四小時內自然地消失。對醫院中的病患以標準方法抑制感染和它造成的發燒,是不當的醫療行為,且必須為百萬條不幸喪生的生命負責,只要讓身體自然地放鬆身心,就能夠輕易地拯救數百萬癌症患者。





資料來源:


《癌症不是病-它是一種身體的求生機制


阿育吠陀醫學醫師 安德烈‧莫瑞茲(Andreas Moritz)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ma0414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