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身體雜質或廢棄物聚集,或組織損傷已發生時,細菌才會變得活躍和具感染性。無論它們是細菌或病毒引起的,或無論是在身體內部產生或由外部環境導致的,這都是事實。破壞性的微生物(那些包含在一次感染之中的)在一個乾淨、循環良好、充滿氧氣的環境中,其實無事可做。沒有東西需要被丟棄,也不需要任何免疫反應(發燒、淋巴結腫大、免疫系統增加,或其他類似的自我防禦方法)來保護身體。


 


        即使有傷害性的細菌進入一個健康身體的細胞組織,它們也不會造成任何傷害。病毒不會滲透進入富含氧氣的細胞核心中,因為接觸到氧氣會殺了它。一個含氧氣高的細胞也會產生強力的抗病毒物質,像是干擾素。如果因為某種原因讓病毒接觸到了細胞,但它的出現對身體沒有好處,病毒就會被細胞的防禦機制或一般的免疫系統摧毀。病毒不會幫助細胞突變成癌細胞。再度提醒,癌症不是一種病,而是一種機制,它只在當其他保護方法失效時,才會發生。


 


        病毒只會感染快要變成厭氧細胞的細胞核。因此,在癌細胞中發現病毒,無法證明就是那些病毒造成癌症。事實上,病毒試圖預防身體的死亡。它們是為了身體而生,且是由身體而生。對虛弱、退化的細胞而言,轉變它們的原生膠質成為細菌、病毒和真菌,是完全正常的。它們是為了幫助身體,預防造成比有毒廢棄物的累積而形成的最大傷害。


 


        用殺死細菌的藥物來抑制例如牛痘的感染,破壞了非常多的細菌族群。然而,這個細菌族群是來幫助刺激極度被需要的免疫系統,以清除會造成癌症的毒物。現今全世界接受疫苗的群眾,其自然的免疫力出現明顯退化,而現代的疫苗計畫必須負起最大的責任。身體不再經由真正的免疫力來對付感染性疾病,而是把它交給疫苗(抗體產品不會創造免疫力);事實上,每一支疫苗都讓免疫系統變得更虛弱。


 


        舉例來說,新的疫苗據稱能夠預防子宮頸癌(因為人類乳突病毒或HPV),但它緊緊迫使身體把毒物移到其他區域。這可能會造成「敵人」已經死亡,身體現在已經治癒且安全了的表象。但根本就不可能! 透過利用這種萬靈丹的方法,來獲得症狀消失的短期利益,長期而言會造成嚴重的反效果。這些治療把焦點放在快速緩解症狀上,事實上卻妨礙了身體尋求毀滅性的微生物來協助分解並清除身體的廢棄物,像是細胞核的廢棄物等。


 


        當有毒廢棄物和細胞殘骸在體內集結一起時,這些微生物分泌的有毒物質,促使免疫系統啟動一個先發制人的行動,防止潛在癌症的形成。癌症的自然消失並不是一個罕見的奇蹟。它發生在數以百萬在不知不覺中將這些定時炸彈透過諸如簡單感冒的感染,四散出去的人身上。這也就是百分之九十五的癌症如何在沒有任何醫療介入的情況下,出現又消失了。


 


        基於最新的統計資訊,我們可以估計利用抑制性的方法來治療癌症,例如放療、化療和手術,會讓完全緩解的機會從百分之二十八降低到百分之七,甚至更少。換言之,醫療必須為每一百萬個癌症病人中,至少二萬一千人的死亡負責。這二萬一千人如果不接受任何治療,他們會康復。根據美國癌症協會對二00八年癌症死亡率的估計,二00八年會有五十六萬九千六百五十位男女死於癌症。比二00七年多了六千人。在一個被認為擁有全世界最先進和最成功的醫療體系的國家,這個趨勢清楚地顯示,現行以症狀為導向的治療方法是極度錯誤,且事實上是失敗的。


 


        現在想像如果我們真的把焦點放在消除癌症的根本原因,我們會不會發現癌症根本不是我們之前所認為的,是一個威脅性的疾病,或是會殺人的疾病?


 


        你也許會想,那麼那些大家都在談論的壞的過氧化自由基(oxygen free radicals)? 它們不是大多數癌症和其他疾病的背後因素嗎? 如果這是真的,我們除了用維他命C等抗氧化物來清除它們,還應如何防禦我們自己來對抗它們?


 


        過氧化自由基非常容易對氧分子起反應。它們會使鐵生鏽、讓脂肪敗壞,它們也可以在已被斑塊阻塞的動脈中找到。很多研究人員相信自由基與癌細胞的形成有關。然而就像細菌,自由基被冠上了不公平的壞名聲,自由基在地球生命的初始就存在了。為什麼它們現在導致每兩個人就有一人得癌症,然而在一百年前,卻是八千人之中才有一人遭受同樣的命運? 難道自由基是在經過一百年才變得比以前更致命,急切地想讓我們因氧化而死? 答案是徹徹底底的「不」。


 


        自由基只會使已經衰微,且可能對身體造成損害的東西氧化並毀滅它。它們從不會攻擊健康、供維生的細胞組織,但它們會在有某種東西被摧毀而變得無用,並且對身體生理上的平衡即將造成威脅的地方,自然地轉變。衰弱或破損的細胞,以及累積的代謝廢棄物,身體的淋巴系統可以順利地消除它們,但當它們被困在組織中而自由基沒有做它們的工作時,它們就會變得危險。增加自由基的活動並擴散感染性的細菌,因而是身體自我清掃及淘汰的下一個最佳選擇,尤其是當身體的免疫系統已經被危及時。因此,無論是自由基或是細菌,都不能被正當地認為是疾病及老化的肇因。因為疾病事實上是一種治療的機制,而老化是體內組塞的結果,所以事實上,自由基應被認為是疾病和老化的影響。


 


        我們愈常用醫藥介入來「預防」或抑制感染,我們的肝臟、腎臟,還有免疫、淋巴和消化系統的功效就愈低,導致身體的細胞組織無法免除有害、有毒的廢棄物。


 


        至今,不只是感染和自由基像清潔工或拾荒者一樣,會清除阻塞的廢棄物和受損的衰敗細胞,疼痛也扮演了治療助手的腳色。疼痛僅是一個訊號,代表身體忙於治療反應上,包括修補受損的組織和淨化自己。然而,藉由用藥物壓抑疼痛,你會使身體內部的溝通及治療機制短路,迫使它緊抓住自己的廢棄物,最終窒息在裡面。癌症是一個處理這類腦人、反常情況時,所產生的自然結果。





資料來源:


《癌症不是病-它是一種身體的求生機制


阿育吠陀醫學醫師 安德烈‧莫瑞茲(Andreas Moritz)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ma0414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