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細胞是由正常、依賴氧氣的細胞,為了生存在氧氣被剝奪的環境,在基因上重新編寫程式而來的。為什麼一個包含細胞基因結構(DNA)的健康細胞核,會突然決定要放棄對氧氣的需求,然後將自己轉變成癌細胞? 要解答這個謎題,你必須改變你對「癌症是什麼」的看法。如果你相信癌症是一個具侵略性的、威脅生命的疾病,且會任意地擴散到全身,非得利用致命的藥、放射線或手術來阻止它或延緩它,那麼你將不可能找到令你滿意的答案。


 


        那些在他們心中知道每個自然現象的因果定律的人,一定會想,癌症是否只是一個根本的、不正常的原因產生的自然結果? 把癌症當成一種病來治療,而不清除它的根本原因,完全是治療不當,也就是「很糟或錯誤的作法」。現在已經很清楚,這種方法對多數癌症病人來說,有潛在致命的結果。現行的醫療方法不僅沒有降低癌症的發生率和死亡率,事實上這兩者都增加了。去怪罪基因根本毫無用處。


 


        癌細胞的基因藍圖並未依照在其他正常的身體細胞中發現的原始基因藍圖(DNA)來排列。然而,它的基因不是突然決定或自顧變成人們稱為的「排列錯誤」或惡性。基因藍圖不會遵照任何事物行動,但當細胞環境改變了,它們就會改變,或與原始藍圖有不同的排列方式。


 


        根據美國的研究,基因DNA-PKp53是身體修補系統的必要元素。當它們未受損傷,細胞就很安全,但只要任一個出了錯,細胞就會不受控制地以倍數繁殖。DNA-PK正常情況下,是用來修補受損的基因。然而,癌化細胞能夠控制DNA-PK的力量,來修補它們因抗癌療法而造成的損傷。這會讓這細胞愈去對抗治療,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何正統的癌症治療,像化療和放療會這麼失敗。愈用放射療法或激烈的抗癌療法,癌症就會變得愈「致命」且強大;當然,就大大地降低了人們的生存機會。這就類似攻擊一頭獅子或水牛;你愈猛烈地攻擊,牠們就變得愈兇猛。就像不斷地用抗生素攻擊細菌,會讓它們對藥物治療產生抗性。結果造成對抗生素具有抗藥性的微生物的繁殖,它們是致命的,且最常出現在常使用抗生素而人們的免疫系統卻最虛弱的地方,那就是醫院。這讓醫院成為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


 


        現在,p53像一個警示系統一樣行動,送出停止受損的細胞分裂和形成腫瘤的訊息。這個強大的基因在約百分之八十的癌症中被改變。然而,癌症研究的焦點不應放在計算什麼種類的基因突變發生(基因以缺陷顯示出來)而應該在導致它突變的身體變化上。再重複一次,基因不會沒有理由地改變。它們只會在當被迫要回應細胞環境有害的改變時,才會這麼做。


 


        所以,是什麼極端的環境會威脅一個健康的細胞放棄它原本的基因設計,而停止利用氧氣? 答案非常簡單: 缺乏氧氣。正常的細胞會藉由結合氧氣和葡萄糖,來符合它們的能量需求。「細胞突變」只會在沒有氧氣或氧氣極少的環境中發生。沒有了氧氣,細胞就得找到其他的方式來符合它們的能量需求。


 


        第二個獲得能量最有效率的選擇,是透過發酵。無氧細胞(癌細胞)會在大量代謝廢棄物堵塞的區域茁壯成長。這些細胞能夠藉由發酵取得能量,舉例來說,像是代謝廢棄物、乳酸等。這有點類似一隻饑餓的動物吃牠自己的排泄物。藉由再物利用乳酸,癌細胞完成兩件事: 第一,它們取得其生存所需的能量;第二,它們把這個具有潛在危險性的代謝廢棄物,帶離當下健康細胞的環境(細胞間液或結締組織)如果癌細胞不能從細胞環境中移除乳酸,這個極度強酸就會累積,且導致致命的酸中毒------一種因為高度酸性使健康細胞毀滅的環境。沒了乳酸代謝腫瘤的出現,乳酸就會造成血管壁的穿孔,且隨著其他廢物和汙染物進入血液中。其結果會是血液中毒(敗血性休克)和隨後的死亡。


 


        身體視癌症為一種非常重要的防禦機制,即使它造成新的血管生長,以保證癌細胞接收到急需的葡萄糖供應,因此能夠生存和擴散。現在已經知道癌細胞不會造成死亡,而是預防死亡,最少維持一段時間,直到廢棄物離開會導致整個有機體死亡的器官。如果癌症的啟動機制(肇因)被適當地照顧到,就能避免這樣的結果。


 


        癌症不是病;這是身體所能控制的最終且最孤注一擲的生存機制。它只會在身體其他所有自我保護方法已經失敗時,才會掌握控制權。要真正的治療癌症,以及明白它真正在一個人生命中所表現的,我們必須了解當身體允許某些細胞以不正常的方式生長時,它會做什麼來符合它的最大利益。癌症並不是身體要毀它自己的徵兆。





資料來源:


《癌症不是病-它是一種身體的求生機制


阿育吠陀醫學醫師 安德烈‧莫瑞茲(Andreas Moritz)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ma0414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