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維他命B17,請大量傳出去功德一件!


    癌症在幾十年前早就有解了,只是真相一直被隱瞞,直到網際網路的發展,這個解答才漸漸流傳開來。如果你有癌症,最重要的就是要在短期內儘可能攝取到最大量的B17


    七百億美元的化療工業的今天,依靠癌症討生活的人數比死於癌症的人還多。


    「許多醫生個人對癌症的觀點,與大眾所認知的資訊,有如天壤之別。」「如果他們自己得了癌症,他們不會做化療! 即使癌細胞對化療有反應,但是腫瘤局部或完全的縮小,並不會延長病人的存活率。有時候癌症復發反而更加肆虐,因為化療助長抗療癌細胞的生成。


    畢爾德及克雷布斯父子發現,身體內有許多細胞還處於原生胚胎期的階段,這些細胞是用來修復組織的,依照特別的型態遺傳刺激,它們可以分化為身體的任何組織、器官、血液、或頭髮。當我們的身體受到損害,動情激素便會刺激這些細胞來修復受傷的地方,修復好了則由胰腺酵素來關掉修復工程。


    如果沒有關掉這些修復動作,這些細胞就會因不斷地漫無法紀的分裂修復而形成腫瘤或癌症。換言之,癌症是身體自己產生的,而非外來物,而且它可以名正言順的以修復工程的名義來逃避免疫系統的監視。


    又工業國家的汙染所產生的幾萬種人造、有害的化學物質,會造成身體的損傷,所損傷的部份創造了修復條件,若此處一直不斷地受到傷害,一直不斷地修補,要是胰腺酵素不足以關掉該項修補,就決定腫瘤產生的部位。


    這時飲食中如有足夠的維他命B17,它就能提供了身體的第二道防線。如果免疫系統低落,又沒有攝取足夠的維他命B17,癌症就慢慢潛伏形成。


    美國每年約有800萬人住院,其中有32萬人是因為醫療意外造成,4萬人死亡,2萬人永久傷害。當然也有許多醫師在其崗位上兢兢業業,以病人的健康為第一優先。


    代謝療法也可以治療動物的癌症,野生動物很少得癌症,現代人飼養的動物因飲食,沒有攝取足夠的維他命B17,所以容易罹癌。


    常見貓狗生病時,他們都到外面去吃草,這次動物的本能,我們人類的本能呢?


 


杏仁的用法:


    克雷布斯Dr. Krebs 博士建議成人每日10來預防癌症,每日30-50 粒為癌症病人的營養補充品


    少數癌症病人吃了杏仁會有噁心反應,診療中心建議減少食用量,讓身體適應後再漸漸增加份量。並非所有的杏仁都有效,必須是帶點苦味,才表示確實含有維他命B17,例如中藥中的北杏即含有B17


 


其他含豐富維他命B17的有:


桃子種仁、蘋果種籽、美國棗子種仁、李子種仁、櫻桃種仁、及油桃種仁。


 


其他含有B17的食物還包括:


小米millet、蕎麥buckwhear、夏威夷豆macadamianuts、竹筍、綠豆、利馬豆、青豆、某些品種的碗豆等等。


 


    如果無法買到酵素,可由我們日常的食物中攝取。食物中含有胰島酵素的有木瓜及鳳梨。癌症病人最好每天食用木瓜及半個鳳梨


    化學合成的維生素C可能有問題,所以最好從食物中攝取,或購買天然食物提煉的維生素C


    醫師要求他的病人吃素及改變飲食習慣,不准吃肉,他認為病人已經缺乏胰臟酵素了,不能再吃肉來消耗更多的胰臟酵素,缺乏胰島酵素,癌症細胞就可以躲過免疫系統的監視。


    如果他的病人偷偷吃肉、或回家後繼續原來不正常的飲食習慣,癌症就會復發,病人又回來找他。


    如果來得及,他再使用維他命B17及代謝療法治療病人,病情又好轉回家,通常病人這時真的學乖了,不敢再吃動物製品。


    古老的中國、希臘、羅馬和阿拉伯醫生,用苦杏仁酐治腫瘤,中醫傳統上用苦杏仁的劑量是3-9公克沖泡,因苦杏仁有毒性,過量可中毒致死


 


    最方便的來源則是水果的種仁。(蘋果籽最好! 吃蘋果時一併吃下去。量: 最多一天一個蘋果。)


    癌症為慢性代謝疾病是無庸置疑的。它不是由病毒或細菌所引發的傳染病,而是源於代謝問題,和身體的食物利用有關。


    大多數的代謝病主要基於食物中缺乏某種特定的維生素及礦物質。


    由於飲食中缺乏這種抗癌變的VitB17,我們的社會每三個家庭就有一個人得癌症。而實際上的發生率可能更高,原因是等到癌症能被測出來,該病人其實罹癌已經很久了;也有很多病人身上早有癌症,但是在它長到被測出來之前,病人死於意外或其他因素。


    慢性及代謝病永遠無法從身體之生物經驗以外的藥物來控制、預防或治療。


    世界上沒有一種藥物或化學劑可以讓我們更健康、有適應力、更有智慧或更長壽。


    自然界沒有這樣的藥物或分子,除非那個分子在正常的食物中就已存在。


    當我們吃得少,頭腦就會清楚一些;反之,飽食終日後,人就開始胡思亂想,造成生理、心理及靈性的困擾。


    野生熊也不得癌症,然而在聖地牙哥動物園內的熊,每十隻就有七隻得癌症。因為野生熊是雜食動物,牠們吃很多野莓子,而幾乎所有的野生水果都含B17。我們的食物已經遠離自然了,我們吃的水果是多年的改良品種,已缺乏VitB17


    美國防癌協會的統計資料顯示,癌症為美國人的頭號殺手(: 應是心臟病);每三人就有一人會得到癌症(也是台灣民眾的第一死因);若持續發展下去,到下個世紀,癌症的致病率是100%


 


    (俊惠按: 此篇與上篇同樣指出「癌細胞是為修復身體而產生的」;但是多了「要用為生素B17關掉漫無法紀的分裂修復」這一區塊,很值得參考。


    又按: 只要改善致病因素及環境,病都會好。如果曾因不能排除工作上的壓力而在32歲便患上高血壓,醫生說平均20年會中風。然8年後我有幸得以改變工作環境,原先的壓力消失了,在完全沒有吃藥的情形下病即好了一半;再加上因耳鳴看中醫,醫生要我「睡滿八小時」,我覺新照做後,耳鳴雖沒好(由病因不明),高血壓卻好了! 又當兵時染上香港腳(病因: 濕熱不通風),及高中時患上的常年咳嗽(病因: ),都被認為是不會好的慢性病,但都在改善致病因素後完全好了!


    對癌症,如上,未學亦有心得: 首先認識他就是自己,自然不存敵對或害怕的心理。其次消極作為要「釜底抽薪」遠離致病因子,如不良的飲食(高油高鹽高糖低纖、加工食品和寒涼的飲食),不良的生活習慣(如熬夜、高壓、情緒不穩、不動),不良的環境(如藥物及各種汙染)等。積極作為要如上述英國人之「放輕鬆」,孫正春之「動、綠、奶」,顏文章之「練功、吃素、發大願」等;就「原始點」言,一日數度按揉,如無人幫我們就利用「人工手肘」或想其他辦法,兼長時用內熱源(如溫藥、溫熱飲食、運動)、外熱源(如溫灸、溫敷),這些都是遠離致病環境之增上緣。不管用哪一種,重要在能勇猛、持之以恆,直至恢復健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ma0414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