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瑪莉(前長庚醫院主治醫師  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畢業)


 


快步入更年期的我中於感到歲月不饒人了,原因是最近膝關節竟然時常疼痛。以前看到周遭很多長輩因為嚴重的退化性關節炎去醫院注射玻尿酸甚至換人工關節,心想機器壞了就要修理就要換,但想到未來如果自己也到了要換關節的地步,會如何因應呢! 如何保養骨關節,讓機器正常運轉,維護健康的生活品質,顯得格外重要!


 


輕微小碰撞  骨折大警訊


    一位七十歲女性被家人送到急診時,一直喊痛,家人說她在浴室跌倒後就無法行走。理學檢查發現右髖關節處有明顯壓痛,影像檢查診斷為轉子股下骨折,屬股骨近端骨折的一種。是一項常見的老人骨科創傷問題,骨折後手術治療得宜,再加上病人狀況還好,可以配合復健的話,復原沒有問題。但有很多病人因為虛弱,或怕痛不敢動,手術後臥床太久,可能發生肺炎、尿道感染、褥瘡、血管栓塞等病發症,15%的女性病人,22%的男性病人在意外發生後一年內,因為這些病發症而死亡。逐漸高齡化的台灣,不得不慎!


    股骨近端骨折主要與低維生素D的飲食有關,其他的高危險群如運動量少、手握力差、骨質疏鬆者,吸煙、教育程度低、服用心血管疾病藥物及常住院虛弱者。


 


年過35  肉鬆or骨鬆?


    無論男女在三十五歲左右,骨質會開始流失。尤其女性在停經後流失得更快。WHO對骨質疏鬆的定義為:「一種因骨量減少或骨密度降低而使骨骼微細結構發生破壞的疾病,惡化的結果將導致骨骼脆弱,並使骨折的危險性明顯增高。」最常見的骨質流失部位是第一至第四節腰椎,臗部及前臂的前三分之一,也是臨床上容易見到因為骨質疏鬆而發生骨折的位置。在台灣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11%有骨質疏鬆的現象。


 


醫師骨鬆診斷依據


1. 曾經因輕微碰撞而骨折的人。


2. 測量骨質密度,骨密度低於正常年輕人2.5個標準差者,判斷有骨質疏鬆。


 


骨鬆類型


一、停經後骨質疏鬆: 顧名思義,女性在停經後,因為雌激素分泌減少,使得副甲狀腺功能降低、尿液鈣排出增加,每年的骨質流失可高達2-3%


二、老年性骨質疏鬆: 常見於70歲以上女性,及80歲以上男性,這是因為伴隨老化的過程中,骨合成量減少,活化型維生素D值下降之故。


三、繼發性骨質疏鬆: 主要原因為體內雌激素濃度降低,鈣、維生素D、維生素A、蛋白質等攝取量不足等,都會造成繼發性骨質疏鬆症;其他如內分泌疾病、血液疾病、藥物使用,或如台灣常見的類固醇濫用等會導致骨骼形成減少、分解增多,進而導致骨質疏鬆的發生。


 


骨鬆症狀


    骨骼有支持身體、保護內臟、造血及調節鈣、磷的代謝,為了達到這些目的,骨骼必須不斷地進行新陳代謝。骨質疏鬆一般是無聲無息的,但容易在手腕骨、股骨及脊椎發生骨折。一旦發生脊椎骨的壓迫性骨折可能造成背痛、身長劇減、駝背、雞胸等現象,當脊椎變形太厲害時可能壓迫肺部、導至呼吸困難、胃部飽脹、小腹突出及腸胃不適等。


 


軟骨磨損  腫痛變形長骨刺


    退化性關節炎的產生是由於關節軟骨過度磨損之後產生裂縫,導致連接的骨頭暴露出來後,一連串的修補過程造成骨刺。以最常見的膝關節退化為例,膝關節腫大、疼痛、變形是最常見的症狀,之後韌帶不穩定而加重磨損程度,導致惡性循環的結果。


 


消炎+修復  減輕關節負擔


    輕微的膝關節炎可採取保守的療法,節制體重、減少上下樓梯的次數、少爬山、少做蹲的動作或劇烈運動,並注意關節的保暖。物理治療則包括熱療、經皮電刺激等;運動治療目的是維持或增加關節的活動度、增加膝關節的肌力與耐力。藥物治療有傳統的非類固醇性消炎劑,以及經FDA認定是健康食品的葡萄糖胺(Glucosamines),其作用是幫助修復損傷軟骨、減輕軟骨損耗;注射玻尿酸至關節是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新選擇。然而後期的膝關節炎選擇。然而後期的膝關節炎治療,往往需要關節鏡或人工關節置換術,才可獲得改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ma0414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